P01.jpg

  09/06-07我們辦理預防暴力初階工作坊,與中山醫學大學 醫社系6名大專生一起腦力激盪,思考情緒及暴力的相關性。課程主題多元,令大專生印象深刻的有2個主題,其一,是覺察情緒,了解自己的情緒,並將自己的情緒「說」出來非常重要的;其二,是暴力迷思辯論,讓大專生更能站在暴力事件受害者、施暴者的角度思考並打破迷思。

  情感教育主題分為覺察情緒、情緒的內在需求及安全生氣;其中,覺察情緒部份,我們透過「抽牌卡,說情緒」互動遊戲,引導大專生練習對情緒感受的描述與辨識。每個人對於情緒的感受度不同,加上我們不常將自己情緒給表達出來,所以在遊戲過程中,大家都絞盡腦汁的猜對方抽到的情緒卡,還有大專生說:「怎麼那麼難猜」。

P2.jpg

最難猜的情緒題目是下面兩題,一起猜下列事情可能出現的情緒?

Q:參加五月天的演唱會,離場時偶像只有握自己的手,沒有與其他人握手。

Q:期末時遇到報告、考試卡在一起時,就會有的情緒。

  每個人努力說出自己知道的情緒形容詞,同組大專生猜不到而懊惱及焦急,讓出題的大專生也跟著緊張,一直說明,希望可協助同組夥伴答對。

  用「」的方式表達情緒,其實一點也不簡單;我們常用最熟悉的情緒形容詞表達,如「開心、難過、生氣、哭泣」,但因為我們熟悉的情緒形容詞不多,所以在情緒表達時就不容易描述並辯識真正的情緒。

  情緒有基本情緒和複雜情緒,我們最不易描述和辨識的是複雜情緒;如:「得知無法完成演唱會的報名程序,我很難過」,但其實真正的情緒是「失落」,而卻用「難過」表達,這樣就是情緒辨識有差異。所以,我們學習更多的情緒形容詞,並透過「說」來描述及辨識情緒,才能正確的了解情緒

此外,課程中增加說明情緒功能及情緒內在需求,讓大專生了解自己與覺察情緒的重要。

大專生分享:好好與情緒相處是非常重要、發現同種情緒對每個人感受強弱度不同

 

P03.jpg

 

暴力迷思辯論部份,將不同立場列出,刺激大專生思考可能有的暴力迷思;過程中發現這樣的思辯並不容易,尤其是當自己內心可能偏向另一方的立場時,會想不出辯論理由。

題目:受害者受暴後為什麼離不開施暴者?

立場A:受害者可以離開施暴者

立場B:受害者沒有辦法離開施暴者

  這是一場比氣勢與腦力的戰爭,要有自信,堅定的表達已方辯論的理由,並回應對方的詰問。過程中,雙方認真聆聽彼此的論點,並找出可以打擊對方的切入點,藉此反駁對方論述。

  這樣的模式,對非辯論社的大專生來說,要提升思考速度、快速掌握對方的問題並想出回應對策,困難度非常高;卻特別加深大專生們正確了解暴力迷思。

大專生分享:透過辯論及演練,更貼近受害者當下心境與暴力情境,增進思考理解受害者不離開暴力環境的困難…

P04.jpg

  辯論的方式雖然耗費的時間較多,卻可以更了解大專生的想法與觀點,從中社工給予適時地提醒及說明,更促進大專生多層次思考,增進大專生暴力相關知識。

  最後,藉由國外影片讓大專生了解推展預防性宣導的多元性,開啟她們不同視野,增進創意與想像;大專生們接下來將展開密集腦力會議,讓我們一起期待,大專生們的預防暴力行動策略活動…

S01.png

arrow
arrow

    善牧台中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